12月5—6日,第二届“星科杯”全国冶金院校(模拟炼钢)技能大赛在学院1号楼实训室举行。来自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九所冶金类职业院校的近百名选手参赛。
在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冶金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二级教授夏昌祥教授、大赛组委会主席朱怀忠教授、常务副主席赵红军教授、星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霍锋、山钢集团张店钢铁总厂炼钢车间主任李浩等大会组委会有关人员出席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克勇主持会议。夏昌祥副会长借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勉励参赛选手要具备交际的能力、“独特”的能力、“学会输”的能力、生活的能力、放手的能力等五种能力,希望通过本次比赛尽快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成为适应国家创新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在接下来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如何开展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认为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紧缺人才,如何让毕业学生匹配社会需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方面,学院利用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的有利契机,深入探索发展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精”“尖”,以特色带动全院专业协同发展。学院专业的“龙头”——冶金技术专业,通过完善校企“过程共管、共同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实现校企熔合,以“文化”带动专业发展。校企合作共同调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企业化;企业参与课程标准制定,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工学结合教材编写、教学资源提供等,真正实现“融合”。高质量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实训条件,促使冶金专业毕业生综合职业素养得到极大提高,也给各参赛院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在6日下午举行的颁奖仪式上,24名师生分别荣获学生特别金奖、特别杰出指导教师等多项大奖。学院李平、王永智同学获得学生银奖,孙华云老师获得模范指导教师奖。学院党委书记吕正平出席闭幕式并讲话。